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杨世宏,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10亿委托银行理财资金遭骗,一石激起千层浪
昨日,美的集团于微信公众号公布了一条公告:针对市场所关注的美的集团下属公司理财案件的声明。证实了市场上所流传的美的集团下属合肥美的冰箱公司10亿资金委托银行理财遭骗的消息。
公告主要声明五个方面的内容,1.下属公司的理财委托经过集团的授权许可并且额度也在授权范围之内;2.发现委托理财存诈骗风险的第一时间已报案;3.案件进展顺利,涉案人员资产正在进一步追缴中,预计整体损失可控;4.公司在信息披露及会计处理上不存在违规事项;5.公司已对现存的理财产品全面核查,未发现类似问题,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内控制度及内控体系建设。
此公告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友纷纷表示惊呆了,这么多资金,为什么不用在公司生产上,而是拿去投资?其实,这只是美的理财的一部分,也只是上市公司理财现状中的冰上一角,真实的市场状况,能把你雷翻了,所以,阅读此文章请坐稳扶好!
银行委托理财的神秘面纱,短期内迅猛发展
美的集团花大资金在理财产品上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3年,自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理财投资累计买入2291亿元,累计收益达37.85亿元。从下表中能看到,2014年购买金额最高,为1166亿元。2015、2016年虽然购买金额大幅减少,但收益增加了,这主要是因为2014年所投资的外汇远期合约亏损达6.65亿元,至此之后,美的只在银行做委托理财。
上市公司用剩余资金做理财投资本无可厚非,这属于正常的投资理财行为,毕竟资金体量上去之后,如果闲余资金不做理财,缩水很快,投资理财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但是,如果公司都争先恐后的将资金用于理财投资,那么问题肯定已经出现了。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仅2016年就有76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理财,总金额高达7268.76亿元。从下表可以看出,从2012年-2016年,做投资理财的上市公司数量增长态势接近线性增长,一路上扬,认购资金也从2012年的不足1000亿迅速飙升至7000多亿,5年的时间,翻了约七倍。目前美的总市值2800亿左右,2016年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认购总金额相当于2.59个美的。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1月到昨天为止,共有830家公司公布了理财委托,总计金额高达7158.9亿元,可见今年的购买金额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两大因素支撑上市公司对于银行投资的喜爱
为何上市公司如此钟情于理财投资?而理财投资又由近几年才开始迅猛发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经济下行的影响。目前,国内经济呈现L型走势,GDP增长速率逐年下降,由2012年GDP增长率7.8%,逐步放缓至2016年为6.7%。GDP增长的放缓,导致国内消费者需求下降,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销量下滑,这个时候,资金用于公司的扩大生产往往只会积压库存,导致投入大量资金后亏损,那么,怎么处理手里的空闲资金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方式是将资金存入银行,收取利息即可,虽然利息不高,却是胜在安全。但在目前的经济走势下,央行为刺激消费者的需求,降低银行存款利息,鼓励百姓消费,而相對2016年的通货膨胀率達到2%,银行活期存款利息最高才0.42%,资金放银行只会出现大幅缩水。所以,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市场融资容易了。据中国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资本市场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达1.33万亿,融资额创5年来新高。而部分公司通过再融资吸取资金后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已不是业内的私密,因此融资困难少了, 便激发了企业投资理财产品的兴趣。
资金空转是假象,回归实体方能走出泥潭
在目前的新经济局势下,走出泥潭的办法唯有回归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研发新的技术、优化产业布局,缩减成本等,才能重新燃起消费者的需求。但从目前上市公司对于银行委托理财的喜爱热度来看,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远。虽然将正常的闲置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这是正常的企业运营,但部分怀着通过融资吸取资金做银行理财的企业就不能容忍。因为再融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以此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而不是拿着融资的钱继续投资理财,使资金在金融圈里空转,制造一片繁荣的假象,这不仅发挥不了再融资的目的,而且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 编辑|张骏芬、徐冰莹,财华社财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