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1月6日,马来西亚、中国双方代表在第六届马中企业家大会上交换合作协议书。
②企业家探讨合作发展。
③参会嘉宾聆听大会发言。 (记者 吴传明 摄)
聚焦
借道马来西亚,川企欲南下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上看“天马奔腾”
“本届大会主题是‘天马奔腾,共筑丝路’,这个‘天马’不是希腊神话里的‘天马’,而是指天府之国和马来西亚,寓意我们携手,在丝路上奔腾。”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会长陈友信的致辞,让台下企业家掌声不停。11月6日,作为本届西博会专项活动之一,第六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在成都举行,近500名中国和马来西亚企业家齐集一堂,共议合作。
大会问答环节,一位马来西亚企业家和一位四川企业家的提问激起共鸣,也为四川和马来西亚的未来勾勒一幕崭新的合作愿景。
借力“踏板”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提出要转移过剩产能,感觉像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扔出去,是否会让其他国家感觉不舒服?”一位马来西亚女企业家提问尖锐。
“与其说是转移过剩产能,不如说国际产能合作更恰当。”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互补性很明显,不能以转移过剩产能或倾销低价商品来理解。他举例,中国的建筑陶瓷非常发达,但东盟该产业不发达,在这个领域合作就是优势互补,可促进两国经济发展;而对于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有的产业,比如钢铁,又需要具体分析,中国产品的进入,如果物美价廉,会优化产业环境。
不过,国际产能合作,需要进行政府间的产业合作规划,进行共建共享。“我们签署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协议,全文不超过1000字,就是让大家填空,谈具体的行动计划,促进双方合作。”许宁宁介绍。
四川在南下路上也迈开步伐。大会现场,一家四川农机制造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主要生产小型农机。以其小型碾米粉碎组合机为例,10年前销量最高超过10万台,随着国内市场逐渐饱和,销量下降2万台,但产能即便缩减,依然达5万台之多,急需走出去,拓宽市场空间。“借道马来西亚走向新兴市场,是你们的最佳选择。”陈友信向四川企业推荐马来西亚在“南下”过程的踏板作用。他介绍,马来西亚主要居住华人、马来人、印尼人,无论你说什么语言来马来,都可以做成生意,且可以此为“踏板”,迈向东南亚、南亚等市场。
南向“突围”进入中小企业时代
“我们不像央企那样财大气粗,去东南亚信息不畅、资金短缺等都是问题,该怎么做?”一位在成都从事建材行业的企业家的提问,引起现场很多中国企业家的共鸣。“‘一带一路’首先要互联互通,马来西亚进入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期,这个机遇不容错过。”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廖中莱表示,马来西亚目前很多基建项目即将由中国企业承揽,四川企业可以参与大项目的小分包,机遇不小。
许宁宁则以出国的中小企业举例,四川建材产业发达,成本低、质量优,刚到马来西亚会对当地形成竞争,在一个陌生市场贸然展开这种竞争不利。川企不如加入当地的行业商会,与当地企业联合投标,将本身的成本优势与当地企业的信息优势结合,逐步站稳脚跟。
借力马来西亚这块“跳板”,为的是面向南亚更广大的市场。怎样起跳?
现场专家认为,南亚国家发展水平差异也比较大,对于较发达地区,可在电子信息、文化创意领域进行合作,比如中马之间就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合作。
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基础的制造业体系,就可以整体输出生产线,并积极与当地一些中国企业承揽的基础建设项目对接,方便他们沟通和就地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