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亿理财产品调整为货币资金,龙津药业主营业务亏损被掩盖

将数亿理财产品调整为货币资金,龙津药业主营业务亏损被掩盖

adminkey 2024-10-19 体育 504 次浏览 0个评论

3月14日,在10个交易日内拿下9个涨停之后,工业大麻概念股龙津药业(002750.SZ)下挫翻绿,盘中最大跌幅一度逼近跌停,收盘报17.5元,跌4.94%。

此前,龙津药业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上市四年以后,这家位于云南的医药公司,业绩已落入下滑泥沼,其全年营业收入达3.33亿元,同比小幅上涨10.36%;但净利润1387.0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0.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龙津药业的净利润仅为295.01万元,跌幅高达84.67%。

事实上,龙津药业实际的主营业务状况或许比年报呈现的更加糟糕。界面新闻记者对比年报发现,龙津药业在2018年末将数亿元的理财产品转化为了货币资金,由此所产生的近千万元利息收入被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划出,从而使得其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避免了沦为负数的命运。

龙津药业方面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发生上述变动调整是年审会计师所提出,依据是去年央行发布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从表外资产划入表内,被视同货币资金对待,导致公司进行被动调整。

由于上述变动,龙津药业的年报中的现金流量表等发生了大幅变动,但龙津药业并未对变动原因等作出详细说明,亦未提及上述调整之后,此前已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是否需要做追溯调整。

160页的年报,道出了这只火热工业大麻概念股的烦恼。

龙津药业的产品结构极为单一,公司目前虽拥有10种药品生产批件,但仅有龙津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产。据了解,灯盏花素是一种高纯度中药冻干粉注射剂,产品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

龙津药业灯盏花素毛利率较高。财报显示,其3.36亿元营收金额的营业成本仅为3314.56万元,毛利率高达90.13%。如此高的毛利率如何仅造就了不足1400万元的净利润?答案是销售费用。

A股医药公司大多存在销售费用占营收规模比重过高的情况。财报显示,龙津药业2018年的销售费用达2.43亿元,同比增长5980.21万元,涨幅达32.71%,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上涨12个百分点,提高至72.2%。

在解释业绩为何大幅下滑时,龙津药业亦称,主要原因是公司全面推进深度分销营销策略,销售费用持续增加,以及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新药开发、仿制药研发等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导致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有较大幅度下滑。

销售费用的大幅支出并未给龙津药业的营收带来同等幅度的增长,其2018年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153.72万元,增幅仅为10.36%。

与此同时,界面新闻记者发现,龙津药业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不仅未带来销量的增长,反而是下滑。财报显示,其在2018年销量仅为1998.42万瓶,较上年下降859.06万瓶,降幅高达30.06%。

销量下滑的背后是龙津药业面临的严酷环境。龙津药业在年报中就称,2018年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等主要准入政策全面执行,以降低药品价格为导向的各类药品采购政策迅速落地,整个医药行业洗牌加速,中药注射剂面临严酷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2019年,新版医保目录对中药注射剂的限制仍将继续,作为中药注射剂企业的龙津药业前景仍难明朗,其2019年的经营计划仅是“保持2018年销售数量,并有一定增幅”。

尽管毛利率较高,为抑制销量下滑所带来的过高销售费用却制约了龙津药业的利润空间,其1387.01万元的净利润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仅为295.01万元。约1092万元的非经常损益中,则有821.87万元来自政府补助。

纵览龙津药业的利润表,除高额的销售费用外,其财务费用亦值得关注。财报显示,2018年龙津药业的财务费用不出反进,利息收入高达1032.23万元,较2017年增长12.55倍,占其净利润的比重高达74.65%。

 

界面新闻记者查阅三季报发现,截至2018年9月30日,龙津药业前三季度的利息收入仅为71.91万元。也就是说,如果年报准确,龙津药业突然在2018年第四季度确认了近千万元的利息收入。财报亦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龙津药业账上的货币资金达3.84亿元,较第三季度末增加了3.52亿元,增幅达1089.74%,占其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8.79%。

将数亿理财产品调整为货币资金,龙津药业主营业务亏损被掩盖

界面新闻记者进一步发现,龙津药业2018年财报中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项亦存在明显的变动痕迹。以“投资支付的现金”科目为例,三季度报中,龙津药业前三季度合计支付现金9.9亿元;但在2018年年报中,龙津药业全年支付的现金仅为4.24亿元。

一切的变动迹象将源头指向了龙津药业突然大幅增加的利息收入(即财务费用被冲减为负数)。龙津药业在年报中解释称,财务费用大幅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期部分理财产品调整为结构性存款或定期存款,相应的理财收益调整为利息收入,报表列示由投资收益调整到财务费用。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前三季度,龙津药业投资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约为1136.29万元;而在年报中,龙津药业全年投资理财产生的投资收益仅564.59万元。换句话说,龙津药业的确将此前理财产品产生的收入从“投资收益”科目中划出,转入“财务费用”下的“利息收入”。同时,龙津药业已存的逾3亿元理财产品被划入货币资金,现金流量表也相应大幅改动。

对于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改动,龙津药业在年报中并没有任何提及。3月14日,龙津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央行于2018年4月2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俗称资管新规),将银行理财产品划入表内资产,视同货币资金对待。

该工作人员解释,以前购买的理财产品属于银行表外资产,公司根据风险来判断,不能作为货币资金看待,但有了资管新规的依据之后,年审的会计师就建议根据通知进行调整,这是因为银行口径的变化,调整是被动的。

“我们只提示了报表发生的变动,因为央行的政策不在我们的披露范围内。”该工作人员强调,“这个不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只是说在报表列示上被动的反映出来了,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一位从事审计工作的财务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如果按照2017年财政部发布的修订后的新金融工具准则,结构性存款要分类为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进货币资金内。

据深交所于2018年8月下发的通知,仅在境内上市的公司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执行时间起点是2019年1月1日。

理财产品产生的“投资收益”原本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但在划归“利息收入”以后,将从“非经常性损益”内划出。从客观结果来看,龙津药业这样的调整不会影响到净利润,但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减少,其扣非净利润将相应增加。

上述工作人员称,公司并未对影响金额做具体测算,根据以往的经验,影响金额或在700万到900万上下。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龙津药业2017年的利息收入仅为76.17万元,而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理财收益约1137.41万元。

龙津药业2018年全年的扣非净利润为295.01万元。换句话说,如果去除调整对报表的影响,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再扣除划归“利息收入”的理财收益,龙津药业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将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或在400万元以上。

除了反应主营业务状况的扣非净利润实质亏损外,龙津药业的经营困境在其资产负债表中亦被充分反映。充足的货币资金让龙津药业丝毫没有对外融资的渴望,其“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科目为零。财报显示,龙津药业的总负债仅为1.31亿元,资产负债低至16.71%。一般认为,企业资产负债率过低,往往反映出其经营保守,发展受限。

主营业务亏损,手握大笔闲钱,龙津药业急需找到新的投资项目,以支撑公司的业绩增长。

3月1日,龙津药业公告称,其与云南牧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牧亚农业)及其现有股东签订了《增资框架协议》,计划以自有资金不超过人民币1500万元对牧亚农业增资并取得其51%股权。此后,龙津药业股票连续涨停。

根据协议,牧亚农业的三位股东承诺,牧业农业2019年、2020年、2021年实现的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万元、550万元、605万元。

牧亚农业的主要业务即为规模化种植工业大麻,其于2016年首次取得《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许可证》,2018年4月20日完成换证,批准种植工业大麻面积1.2万亩。

龙津药业称,2018年工业大麻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分布于云南省师宗县龙庆乡、雄壁镇、竹基镇等多个乡镇,采收花叶干品约380余吨,仓储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与种子供应商、花叶收购客户均已签订多年合同,2019年规划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花叶干品产量和销售量将逐年增加,预期能够实现所承诺的利润目标。

对于投资工业大麻项目的原因,龙津药业坦言,在业绩下滑的状态下,公司希望通过对外投资,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此后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龙津药业称,如果标的公司2019年能够完成业绩承诺,对公司业绩贡献大约将达到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18%(约250万元)。

但龙津药业亦称,目前,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政策和市场因素对公司产品销量下滑的影响仍在持续,预计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按病种付费等政策即将推行,医保支付限制更加严格,公司产品销量下滑状况短期内难以改观,同时研发费用预算继续增加。

转载请注明来自壹条体育,本文标题:《将数亿理财产品调整为货币资金,龙津药业主营业务亏损被掩盖》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